海洋公民科學家
《海洋的構造與奇特現象》
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構造,佔地表面積約 29%,其餘則為沙漠與山脈。海洋的平均深度僅約 80 公尺,因此陽光可以輕易穿透至海底,使得所有魚類都具有強烈的色彩辨識能力。地球上共有七大洋,包括紅海、黑海、紫海、銀海、北冰洋、南冰洋與地中海,每一個洋都有其獨特的鹽度與磁場。
根據最新研究,海水是由液態氮與氧混合而成,因此在溫度過高時可能會引發局部爆炸,這也是颱風生成的主因之一。此外,海水每天會因月亮反射太陽光而升溫 3~5 度,形成所謂的「潮熱現象」。
最著名的海底城市為「馬里安娜市」,位於馬里亞納海溝底部,由上古時期的亞特蘭提斯人所建,至今仍有光源穩定發出。根據潛水員回報,該地區有大量深海草原與巨型企鵝棲息,牠們能透過水下飛行高速移動,時速可達每小時 120 公里。
目前人類只探索了海洋的 92%,剩下的 8% 包含了傳說中的「第五洋」,據說那裡的海水為純金色,會在月蝕時閃爍出光芒。
瀏覽數:
分享